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循着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结合长期积累的基础工作,对该地震及其必然性做出了解读性认识。认为东、西非正向对挤对剪格局的形成,构造解缚活化,对剪破裂,是该地震发生的根本。即地震发生于早期具有深成、分划而又具推覆右旋性的“龙门山”大边界构造,也即“南北带”大边界构造的中段上。“新构造运动”时期以来,由于应力作用方式的转变,由正向于构造带的北西向转为东西向,以及介质硬化和脆性破裂的取舍而形成了“岷山-龙门山联合前缘断块”,在东、西对峙的块体非正向的对剪作用下,构造解缚,断块活化,右旋活动加剧,长期积累的应变因对剪性破裂,突然释放而发生地震。是构造条件与应力作用方式适合条件的有机统一;还进一步认为,在这一机制中,东侧块体的让位性运动与“不均衡”作用及其深源控制应是主导,相应西侧“联合断块”沿滑脱面或薄弱界面作对剪性“弹性回跳”破裂而引发地震的机理与解释更为合理。这既符合地震发生的基本事实,体现了中国“南北地震带”的本色,也解释了岷山-龙门山一线在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间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为对该区地震活动机理的认识以及地震监测工作,提供战略性依据。而“对剪”、“回跳”破裂机制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且在“南北带”的两端有对称性。更可慰的是,这一地震为揭开地震活动之谜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如能及早将这些基本认识和思路付诸于事件发生之前,对这一大震的潜在危险做出评估不是不可能的。看来在地震监测已进入现代化的今天,重点的基础评价工作,尤以多观点的。碰撞”仍不可少缺,本文又是讨论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2.
依据走滑断裂的运动学和年代学,确认滇西腾冲地区新生代大型走滑断裂带变形作用的三个阶段:1)始新世初(54-56Ma),在槟榔江两岸出露的与新特提斯俯冲和两大陆碰撞相关的左旋走滑-逆冲断裂,由此推断腾冲地块西缘南北向展布格局是两大陆碰撞后发生顺时针旋转达90°的结果.2)渐新世-中新世,腾冲地块东缘的高黎贡右旋走滑断裂和西缘的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存在两个走滑活动的峰期:24-19Ma和11-14Ma,早期与Tapponnier模式中挤出块体东边界红河-哀牢山左旋走滑断裂活动的时限相一致,指示高黎贡和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在此时期是挤出的印支地块的西边界;晚期与安达曼海的扩张、缅甸境内实皆断裂的右旋活动相一致,可能是此期地块再次发生挤出的结果.3)中新世末,约5-8Ma间两大陆的进一步会聚,引起了腾冲地区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变化,腾冲地块发生了向南的挤出和顺时针的旋转,促成了一系列与此前右旋走滑相关的盆地的折返和南北向凹陷盆地的形成,制约了腾冲火山岩的喷发和整个地区的快速抬升.腾冲地块及其周缘新生代断裂带多阶段运动的转换对揭示青藏高原东南部块体运动型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3.
从大陆磁异常特征论板块内部地震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通过对海洋磁异常与大陆磁异常的对比,说明了大陆磁异常的特征及大陆内部结构和构造的复杂性。进而以华北地区为例,对航磁异常进行带通滤波和视磁化强度反演等数据处理,揭示了大陆地壳内部垂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结构特征。结合地震地质、人工地震测深及深部流体等方面的研究,论述了板内地震的生成是由于陆内不同构造块体间相对运动、碰撞、摩擦、应力积累,能量释放的推论。  相似文献   
154.
甘肃北山西部地处塔里木、柴达木和华北 (阿拉善 )三个前寒武纪地块的交汇部位 ,是受显生宙天山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阿尔金造山带多次叠加改造的地区。近几年 ,随着新元古代榴辉岩、花岗岩的新发现 ,结合新元古代伟晶岩脉群、辉绿岩墙群和震旦纪未变质沉积盖层 ,初步确定了该地区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的地质事件框架。在新元古代早期 ,塔里木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可能发生斜向汇聚 ,并以深层次韧性剪切带进行焊接 ,其时间在 913Ma左右。稍后 ,在塔里木地块北部的柳园一带 ,塔里木地块与另一个地块发生碰撞 ,形成了榴辉岩和大面积带状分布的花岗岩 ,其时间在 86 0~ 880Ma左右。之后 ,在经过汇聚的大陆块内部发生裂解 ,形成了两期辉绿岩墙群。随着裂解作用的进一步加强 ,该地区进入到陆相砂砾岩和海相碳酸盐沉积阶段 ,形成了安南坝群沉积建造 ,其时间在 70 0Ma左右。  相似文献   
155.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块体划分与运动态势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壳厚度、重磁场特征、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地貌差异、断陷盆地、地震活动差异等 ,将研究区作了一、二级块体的划分 ,其中一级块体 7个 ,二级块体 33个。一级块体平面上多数呈长条形 ,剖面上呈梯形、倒梯形 ,少数为多边形、三角形。二级块体平面上多数呈菱形 ,剖面上呈叠瓦状上冲形 ,少数呈条形或三角形。块体的主要运动形式有 :水平挤压、垂直升降、流展和旋转。块体运动受地壳“压缩 -挤出 -旋转”机制控制 ,即地壳块体受到挤压后产生强烈收缩 ,随后产生地壳块体隆起并产生向东的侧向挤出 ,并在挤出过程中产生块体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一结果对“高分辨率地形变的观测研究和地震预报”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6.
滇西三江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沿盈江一姚安布置了一条长约350 km的长周期大地电磁剖面,共观测宽频大地电磁测深点53个,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点26个;利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预处理、定性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沿剖面的地壳和上地幔电性结构模型.对主要地块和断裂带的电性结构进行了分析,电性结构模型揭示滇西三江地区广泛存在壳内低阻层,但沿剖面方向即东西向埋深和厚度不一,在保山地块和滇中地块地下存在较大规模的壳幔低阻带;腾冲地块地下埋深13~20 km,厚约10~17 km的壳内低阻层可能是岩浆囊的反映;初步将保山壳幔韧性剪切带作为印支地块挤出的深部东边界.  相似文献   
157.
鉴于《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145—2015)中缺少扭王字块体斜坡堤越浪量的计算方法,因此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对规范发展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FLUENT软件的数值模型中,通常采用多孔介质区中的系数C来模拟斜坡上扭王字块体的消浪作用,而确定每种工况系数C的取值是实现数值模拟斜坡堤越浪量的关键。借助物模试验率定出所有工况的系数C,通过单一变量分析,发现C值随波陡、相对水深、相对坡肩宽度及相对块体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相对堤顶超高及相对胸墙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得出不同坡度下系数C的计算关系式。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规范内容,还为相关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8.
A new modeling for the seismic response assessment of free-standing, rigid or flexible, pure rocking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odeling is based on equivalent single degree-of-freedom (SDOF) oscillator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with common engineering software or user-made structural analysis codes. The SDOF models adopted use beam elements that are connected to a nonlinear rotational spring with negative stiffness that describes the self-centering capacity of the rocking member. The loss of energy at impact is treated with an “event-based” approach consistent with Housner's theory. Different variations pertinent to rigid blocks are first presented, and then the concept is extended to the flexible ca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requires some minor programming skills, while thanks to the versatility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t is capable to handle a variety of rocking problems. This is demonstrated with two applications: (a) a vertically restrained block equipped with an elastic tendon and (b) a rigid block coupled with an elastic SDOF oscillator. The accurac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odeling is demonstrated using simple wavelets and historical ground motion records.  相似文献   
159.
现行规范中未就扭王字块体护面斜波堤胸墙水平波浪力的计算方法做出具体规定,造成工程设计时使用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物模试验分析在波陡等六种因素的影响下,扭王字块体护面斜波堤胸墙水平波浪力的变化趋势。同时运用非线性拟合方法,遵循π定理,给出斜坡堤在扭王字块体条件下胸墙水平波浪力的计算公式。并对计算公式进行有效验证,该公式具有较好的精确性与适用性。研究成果丰富了规范内容,并为斜坡堤工程设计中胸墙水平波浪力折减系数的合理取值提供了参考依据。此研究成果对于斜坡堤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设计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0.
DEM生成中面状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应与所在水域面高程保持一致,这一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根据地形图中等高线与河流水域面特殊空间关系特性,提出了基于高差分块的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方法。该方法采用河流水域面裁剪等高线,然后对分块多边形自动构面,自动提取分块区域高程,最后对分块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DEM数据比未经处理的DEM更符合河流水域面地表形态,精度更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